讓人一訪再訪的Australia Museum可搭乘Airport Link到St James站或Museum 站下車步行數分鐘可達。每天早上十點到下午五點,常設展免費,想來幾次就來幾次,好多東西一次看不完!
博物館門口標誌很好認。
動物標本這邊一定可以抓住孩子們的目光,也有穿插互動式文字或影片介紹,長一點動物小知識。
印象中2樓有一區是給孩子們的學習區,有很多互動設計,雙寶目光馬上被吸走,好久離不開這區。
超可愛的鴨嘴獸布偶,後來在龍柏動物園有看到本尊,是種害羞的動物,隱身在水池中,需要花點眼力搜尋。
這區的主題剛好也是媽媽有興趣的,牆上的若隱若現的恐龍化石,還巧思的安排了小機關讓孩子們靠近互動,真棒的設計。
昆蟲的花花世界,有各式各樣的昆蟲標本,坐在桌邊就能細細品味。
一旁還有手持的放大鏡可以仔細觀察昆蟲的構造。
媽媽私信喜歡這根柱子的設計,由下往上是由不同顏色區別不同的地層,每一個地層都有標示當代的有名生物,立體的設計特別吸睛,走過不想錯過。
桌上的立牌,介紹小生物和其居住地及飲食。透明底片的設計感覺很立體,融入背景環境中,彷彿小生物就在身邊。
像是實物投影放大機,可將手中可能是在環氧樹脂中的標本放大投放到螢幕上仔細觀察其構造。
三疊紀聞起來是什麼味道?這個用嗅覺探索的互動裝置很特別,顛覆我對博物館的想像。想知道的話,也親自來澳洲博物館聞聞看吧!
恐龍廳入口處巨大的化石。雙寶站在旁邊真是顯得非常迷你。
澳洲地圖的互動裝置,上頭有許多圖案會動的巧思,除了知識問答還有可愛的發現,雙寶駐足許久。
巧遇當地的學生來澳洲博物館進行校外教學,學生手上一本好幾頁的學習單,有許多開放的問題,學生需要自己找答案整理後回答,學生一組一組的討論,很認真啊!
媽媽福利時間!這塊條帶狀鐵礦好大一片好美啊!
用手指當比例尺近拍一張!地球上剛開始累積的氧氣跑到這來了 。
礦物岩石區有很多很美的標本,大飽眼福。
這一箱是螢光礦物,可以自行暗燈開燈,自由觀察。
大自然真是不可思議,關燈後變身的螢光礦物看起來都很美啊!
這個黃鐵礦的正立方體結晶實在是經典美翻。
瞧,連同一區的互動裝置都是這個可愛的造型。這邊的互動裝置是選擇不同地點挖礦,看看不同的地質環境可以產出什麼礦物或岩石,不容易也有點挑戰性,好想搬回家玩個過癮。
隕石區,上頭的花紋值得細細品味
澳洲博物館還有很多區域或是特展我們沒有時間來得及逛到,有點可惜,只好下次再來探險了。